“時代的一粒灰,落在個人頭上,就是一座山。”
湖南雷鋒服務區冷冷清清,一輛卡車安靜地停放在服務區角落,駕駛室外,空蕩蕩的服務區黑壓壓一片,被困在服務區四十多天不能動彈的卡車司機王師傅裹了裹被子。
不是他不想動,不想走,而是要等健康碼綠了才能走,那么問題來了,灰色的健康碼什么時候才能變綠呢?對王師傅來說,這個問題一直困擾著他。
▲ 王師傅
馳援家鄉后被困高速服務區
王師傅,湖北荊門人,跑卡車運輸已經十余年了。
過年前,王師傅接了一批貨物送到湖南,這一趟讓他陰差陽錯地留在了湖南過年。
出發之前,和大多數人一樣,王師傅并不清楚新冠肺炎疫情是咋回事。到了湖南才發覺事態很嚴重,尤其是重災區湖北更是處在風口浪尖。看著家鄉遭受這樣的磨難,王師傅備受煎熬,那里是家鄉,那里有家人,有親戚朋友,他想著怎么能出一把力。
1月27日,王師傅在網絡平臺看到有一批消毒水要送往“重災區”武漢,他想都沒想,當即接下了這筆訂單。“危險是危險,我就想著能出一點力是一點力”,當天王師傅就去裝了貨,28號晚上就趕到了武漢。
▲王師傅的卡車——紅巖杰卡運送抗疫物資
卸完貨后,王師傅接到廠里的請求,希望他再去武漢送一批貨物。王師傅連夜回去,準備再到益陽廠里裝貨,沒想到這次卻出了意外:由于交通管制,王師傅無法下高速。湖北籍的司機,湖北牌照的卡車,在這個特殊時刻得到了“特別”照顧。
湖南無法下高速,那就原路返回吧,可惜的是湖北高速也甭想下去。兩頭不通,高速成了“死循環”。就這樣,王師傅開啟了高速“漂泊”之路。無奈之下,王師傅將車停在了湖南雷鋒服務區。
“我跟家里人打了電話說高速全都封了,根本下不去,一直就在服務區待到現在。”
走過南闖過北、挨過餓受過凍的漢子,那一刻,尷尬又無助。
被困第1天
因為湖北籍身份、湖北牌卡車下不了高速。鄂籍身份的王師傅在車上進行了隔離。
疫情之下,雷鋒服務區里的飯店、商店都關了門,幸好王師傅在車上囤了好幾箱泡面。“之前想著自己跑貨會在外面過年,就備了一些吃的喝的。”
▲ 王師傅車上準備的方便面
被困第2~44天
隔離期間,王師傅不敢隨意走動,在車上除了和家人報平安,就是關注疫情變化。
后來服務區的保安大叔注意到這輛車在這停留了好幾天,便主動和王師傅了解情況。此后每到飯點就來給王師傅送飯,服務區的大姐則為王師傅安排了飲食,提供消毒液、口罩。感動之余,王師傅頗為自責:“我沒有為抗擊疫情盡到力,反而還給服務區的好心人添麻煩了。”
每天醒來,王師傅都會祈禱疫情早點結束,生活早日恢復正軌。
被困第45天
萍水相逢,盡是他鄉之客。有些時候,做一次兩次好事簡單,堅持一個月兩個月就難了。長期感受著服務區保安大叔和大姐的愛心,王師傅想要感謝一下他們,他聯系到了媒體朋友,說“服務區大姐和保安大叔天天給我送吃的,非常感謝他們!”“希望通過平臺,感謝好心人對我的幫助,宣傳正能量。”
▲ 王師傅與媒體朋友的對話
被困第46天
媒體朋友為王師傅撰寫了一篇文章,文章發出后,他們把文章鏈接發給了上汽紅巖蔣建華。
蔣建華隨即告知,上汽紅巖已經在了解相關情況,并及時建立了臨時救助工作微信群。
▲ 紅巖速度!
“這輛車實際購車人是鄭總。”
“實際購車人不是鄭總,昨天與鄭總聯系了,他的20臺車這段時間沒有運行。”
“那再了解清楚。”
電話溝通了一圈又一圈,最終確定了王師傅的身份。
宋洪華:“人和車輛都被困在了高速服務區,這輛車是去年11月銷售的紅巖杰卡。王老板(指王師傅)的湖北健康碼還沒變綠,擔心下不了高速。要在京山永新出口下道,我已讓京山服務站與當地聯系,看能不能下道。現在能回家最好,我已向服務部匯報了情況。”
蔣建華表示,“為了關心卡友疫情期間的身體健康在線咨詢,我們贈送一個護駕寶給他。”“麻煩協調當地抗疫戰疫服務保障隊,若能上道高速,可以前往服務區給予卡友關愛,送戰疫保障禮包和車輛檢查,確保卡友安全!”
說時遲那時快,上午10:50,紅巖湖南長沙長平服務站站長伍紅勝接到任務電話;
上午11:10,伍紅勝和維修人員出發;
上午12:40,二人到達現場;
下午13:20,二人代表紅巖給王師傅贈送了食品、口罩防護用品、一次性洗漱用品、濕巾,上汽紅巖“護駕寶”,隨后,二人花了40分鐘做了車輛檢查和簡單維保。
對上汽紅巖所做的一切,王師傅倍感意外,甚至覺得“因為麻煩了別人很不好意思”。
察覺到王師傅的難為情,伍紅勝對王師傅說:“你既然選擇了上汽紅巖,那我們就是一家人,關懷自己的用戶是理所應當的事情,如果能夠更早知道這件事情,我們會更早地來幫助您。”
伍紅勝告訴記者,“接到任務后第一時間致電客戶,咨詢客戶現在個人及車輛故障情況,客戶一再表示給我們添麻煩了。秉著上汽紅巖服務零距離的宗旨,我們啟動了“一級響應”,以最快的速度去解決客戶車輛故障,以及我們力所能及的幫助。通過這次的特殊服務,由衷地感到我們上汽紅巖的強大力量,讓客戶感到暖心、舒心、放心。”
由于地方防疫制度,王師傅要等健康碼變綠之后,又或者服務區給開健康證明,接收地給開接收證明,才能動彈。為了促進這個問題得到解決,上汽紅巖京山服務站和相關方面做了眾多協調溝通工作。
▲ 王師傅事件溝通流程圖
第48天:脫困!
3月16日,王師傅終于回到了京山。
▲ 紅巖卡友王師傅成功脫困
不喜歡說話,喜歡設置朋友圈權限的王師傅發了個狀態:“感謝我們紅巖公司,感謝湖北區的宋總和我們京山地區紅巖服務站,感謝長沙服務站,感謝所有好心人!我不會說話,也不知道該怎么表達了,心里只有滿滿的感謝。隔離不隔心,謝謝你們送來的服務和生活物品!”
▲ 王師傅發的朋友圈
一段話,6個“感謝”,足以說明他的心聲。
結語
寫完這篇文章已是深夜11點,肩膀又疼了,揉了揉眼睛,抬頭看見窗戶玻璃上過年粘的“福”字還紅紅火火的……
良言一句三冬暖。卡車司機王師傅赴漢送抗疫物資被困服務區,保潔大姐、保安大叔幾十天無私送飯,《卡車觀察》記者幺幺魚替卡車司機訴說心聲,記者卡車老楊聯系上汽紅巖需求幫助,上汽紅巖蔣建華總樂于助人、妥善安排,紅巖服務團隊工作人員宋洪華、洪俊、伍紅勝不怕危險、積極處理、及時救援。這一環連著一環,人人都在接力,他們都是普通人,都只做了一件小事。但是,對于王師傅來說,這份關心來得及時,這份溫暖足夠珍藏在心底。
“愛國、奮斗、團結、奉獻”是紅巖精神之精髓所在。在這個特殊時期,在這場沒有硝煙的“戰疫”斗爭中,紅巖人個個身體力行,筑起了堅固“抗疫墻”!“愛人者,人恒愛之。”一件小事折射出上汽紅巖這個企業的精神,彰顯了企業文化,展現了一群人的力量。“熱愛不需要達成任何目的,熱愛本身就是目的地。”這或許正是紅巖人最好的精神寫照!
人間有愛,暖意常在。
掃一掃分享給朋友
專汽網[www.hrbhstbj.com]版權及免責聲明:
1、凡本網注明“來源:專汽網” 的所有作品,版權均屬于專汽網,未經本網授權,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、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。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,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,并注明“來源:專汽網”。違反上述聲明者,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。
2、凡本網注明 “來源:XXX(非專汽網)” 的作品,均轉載自其它媒體,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。版權歸屬原作者,如涉及到侵權,請聯系刪除。請讀者僅作參考,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。
3、同時為給讀者帶來更豐富的資源信息,專汽網從即日起誠征好稿,投稿郵箱:yilian@17350.com,如因作品內容、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,請在30日內進行。